河南教师资格如何写作才能导致不偏题?
- 时间:
- 2020-03-26 11:22:54
- 作者:
- 尚老师
- 阅读:
- 来源:
- 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审清题目
1、审文体
着重看要求写的文体,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近年多考查议论文写作。
2、审题型
写作题型分为以下几类:
(1)命题作文:理解完整命题的含义,从而确立中心。
例:请以“底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不少于800字。
(2)话题作文:细读话题的材料与要求,明确重点,确立中心。
例:请以“宽容”“仁爱”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3)半命题作文:看清要求,按照自己的行文方向,将题目补全。
例:以“生活因______而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4)材料作文:从材料中提炼观点或改写、续写材料。
例:(2014下半年真题)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的,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忙得无暇顾及其的时候突然来访。”
培根说:“外在的偶然因素经常影响人的命运,但人的命运主要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请用规范的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3、审要求
主要注意题干中的几个要素:
(1)字数要求
(2)拟标题、取材、格式等方面的要求及关于材料处理的要求
(3)其他特殊要求
二、明确立意
明确立意的几种方法:
1、关键词句法
阅读材料与题干,画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再寻找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对关键词的内涵进行阐释,找出深层含义,列出与题目相符的立意。题目中的关键句往往暗示着材料的中心,这类句子是选择立意角度的重要突破口。
2、概括审题法
当出现几则材料时,通过综合、概括的方法来确定立意,审题时需要准确捕捉到几则材料的共同点。
3、寻求互补法
若一段材料中包含两种分歧的观点,仔细分析,发现二者互补。尤其在教育领域,不一致的观点很多,一般要综合起来全面考虑才是正确的。
4、由果溯因法(推究原因)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案例型、故事型的材料。审题时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5、舍次求主法
适用于牵涉许多人和事的材料作文。审题时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材料的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
以上就是河南教师资格如何写作才能导致不偏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想获取更多关于河南教师资格的相关资讯,如河南教师报名时间、考试时间、报考条件、备考知识、相关新闻等,敬请关注河南教师资格网。
免费领取教资笔试/面试/普通话备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