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河南教师资格考试《高中体育学科知识与能力》参考答案(二)
- 时间:
- 2019-11-08 09:54:52
- 作者:
- 尚老师
- 阅读:
- 来源:
- 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




【导读】2019年11月2日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已经结束了,河南教师资格网为广大考生提供教师资格考试高中体育学科知识与能力参考答案给大家参考。河南范围内各地区关于教师资格证的资讯、新闻、招聘信息、以及政策,更多河南教师资格证相关资讯敬请关注河南教师资格网。
(4)肌肉内的结缔组织增多,力量训练可使肌肉结缔组织明显增加,主要表现在肌内膜和肌束膜均增厚,肌腱和韧带也明显增粗,上述变化都提高了肌肉的抗拉力性能。
(5)肌肉内的化学成分改变,经过长期训练,肌肉中的一些化学成分会明显增加,如肌红蛋白、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和肌糖原都有较明显的增加。
(6)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增多,系统的训练可使肌肉中毛细血管的数量明显增加,同时管径也有所扩张,继而增加了肌肉的血液供应,改善了营养状况,提高了肌肉的功能能力。
37.【参考答案】
体育课与其他课程的共同点是有规定的教学大纲;固定的班、组学生和课程表;在固定的任课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此外还有以下特点:
(1)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体育实践课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学生的身心活动,在充满身体操练的条件下,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通过反复的身体锻炼,促进学生体质增强。
(2)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体育实践课强调身体锻炼的效果,有一定的运动负荷。
(3)体育实践课的组织复杂。中小学体育课班级人数多,男女合班,学生体质差异大,体育基础不齐,兴趣爱好不同。这些情况都增加了体育课的组织难度。
(4)注重思想道德和审美教育。学生在体育课上思想和行为的表现机会较多,也较为真实明显;体育课还包括姿势美、动作美和体型美的审美要求;此外,教学竞赛为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胜负,荣誉与友谊,个人与集体等思想品质要求,提供了有效途径。
38.【参考答案】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主要包括对体育教师教学理解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等三个方面。
(1)对体育教师教学理解能力的评价
体育教师的教学理解能力主要是指体育教师对专业基础知识、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的认识与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指向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评价价应观察其在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否渗透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是否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和落实这一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是否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等。
(2)对体育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评价
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体育教师对于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的掌握以及实际运用的情况;掌握从事体育与健康教学必需的基本技能的情况,如教学设计、讲解、示范、提高、观察、组织教学和评价等能力;创造性教学的能力,如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能力、开发和运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能力等。
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生学会体育”和“教学生会学体育”两个方面。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仅仅“教学生学会体育”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教学生会学体育”才是体育与健康教学更重要的目标。所以,体育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评价应突出“帮助学生获得终身体育学习的能力”。
(3)对体育教师教学组织管理能力的评价
体育教师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是对整个体育教学的掌控能力,主要体现在善于疏导学生,掌握学生的心理、情感特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在评价体育教师的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时,首先应评价体育教师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师只有具备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才有可能实现有效的教学组织管理。可以说,体育教师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其教学管理能力最基础的构成要素,主要体现在具备体育与健康教学理念、对学生的管理能力等方面。其次,应评价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组织和管理能力,可以通过评价教师选择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能力以及实施能力等多个方面来进行。
三、案例分析题(共2题,共30分)
39.参考答案
第一问:
(1)原因:第一次公开课李老师没有注意运用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第二次公开课,李老师在课上没有处理教学组织的技巧,导致课堂混乱,教学效果不佳,总之李老师没有处理好教学组织与课堂效果的关系。
第二问:
(2)体育教学课堂教学组织是体育教学管理过程的依据,是严格要求的标准。它体现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组织纪律、练习秩序、请假、见习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章可循。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配合体育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在教学之初,教师就要向学生明确宣布要求学生做的和不允许做的行为要求,为了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体育教师要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抓好常规的执行,待学生逐渐适应并形成习惯后,再使学生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其次,注意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要做出正确分析与判断,并采取相应的、合适的措施。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教师既要体现常规与严肃性,又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例如学生在练习中遇到困难而逃避时,教师要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鼓励他们去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以维护课堂教学秩序,避免出现“严而过死”。建立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心理重压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可见新型的“严”与“活”体育课,不可简单地理解为在体育课中给学生安排一定的自由练习时间或放手让学生自己练,而是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而采取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师既在上课前不仅仅要背好教学内容,还要备好学生,既要管理好学生,又在上课时注意对学生的启发、诱导和点拨鼓励学生大胆地去选择、去发现、去感悟,是一种科学的“严”与“活”。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活须有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标。
40.参考答案
第一问:
(1)同意。理由:应将太极拳(复习)和100米考试的顺序换一下。热身后直接进行测试,学生体力充沛,准备活动有效,能正常发自身水平,不易出现运动损伤。如先进行太极拳(复习)的话,学生体力消耗大,等到100米测试已体力不支,测不出学生水平,且易受伤。
第二问:
(2)一堂课安排两个教学内容先后顺序的基本要求:①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符合人体机能适应性变化规律;②两个教学内容顺序的安排应相互促进,不产生负面干扰;③教学内容安排的顺序应促进技能间的正迁移;④根据课的类型和要求来安排顺序;⑤内容安排顺序应符合学生的身体发展和训练水平。⑥考虑教学内容的性质、活动范围、难易程度、练习强度,以及与学生生理特点之间的关系;⑦安排教学内容顺序还应考虑的其他因素。
四、教学设计题(共1题,共20分)
41.【参考答案】
